为孙女寻找课外读物,忽然翻出几册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想起叶永烈先生仙逝已有三年,顿生“人去琴在”的惆怅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大约在20多年前,有观众问我:科普作者叶永烈,纯文学小说作者叶永烈,纪实文学作者叶永烈,科教影片导演叶永烈,这究竟是一个人,还是同名同姓几个人?于是,我邀请叶永烈先生来为观众们释疑解惑。
那天,叶永烈衣履整饬、仪态从容,准时出现在导控室。我们寒暄几句,他忽然用温州话问:“你是温州人?”我点了点头。但片场不能用家乡母语对话,于是,他用略带温州口音的普通话和我交谈。他豪爽地说:老乡见老乡,不要开口闭口“叶先生”,太见外了。恭敬不如从命,我就称他“叶兄”。
“叶兄”问我:你平时讲温州话吗?我摇摇头,因为怕招来外乡人的嘲笑,不是有句顺口溜吗:天不怕,地不怕,就怕温州人说“瘟”话。“叶兄”笑了:其实,难懂的温州话曾在现代战争中立过奇功。这句话让我想起这样的传说:二战期间,中国军队在战场上将温州话用于秘密通讯中,日军虽有不少“中国通”,但对温州话束手无策。“叶兄”却不太苟同我的说法:你刚才说的不是权威部门发布的消息。据他所知,在40多年前那场自卫反击战中,由于两军阵地犬牙交错,容易相互窃听。后来,我军首长下令将报务员全部换成温州籍战士,用温州话发号施令,加密的效果立现,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。“叶兄”还说出了这支部队的番号,证明这不是杜撰的传说。
“叶兄”的谈吐,宛如他的容貌,清癯其外,隽雅其中。这位《十万个为什么》的解答者,还为观众解开蕴藏在他身上的许多“为什么”。
“叶兄”早在11岁时就发表了诗作,人称神童。他却向我抖落,其实读小学时他成绩并不出挑,作文有时还不及格,他至今还收藏着当年的成绩单。
他在20岁时,已是北大化学系大二学生,凭借文风严谨、文笔生动,被《十万个为什么》的编辑曹燕芳慧眼识英才,成了年龄最小、写得最多的主力作者,并且拿到了1630元稿费,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。
1961年,《十万个为什么》首次亮相,就大受欢迎,成了人手必备的国民读物。《新民晚报》曾发表“言微”(晚报总编辑束纫秋先生的笔名)的文章《和孩子们一起学点〈为什么〉》,这是媒体第一篇高度赞扬《十万个为什么》的文章。
“叶兄”在22岁时经人介绍,认识了温州一中的俄语教师杨惠芬,双方一见倾心。他首次拜见未来岳父母时的见面礼,就是一套《十万个为什么》,终于成了杨家的乘龙快婿。“叶兄”说起这段姻缘满面春风。我想,从此他的写作生涯,多了红袖添香,焉能不乐?
有道是“盛名之下,谤亦随之”。到了“文革”这个时代拐点,“叶兄”自然劫数难逃。由于其中“太阳为什么有黑子”的词条是他写的,就成了“恶毒攻击我们心中的红太阳”的罪证。回首往事,“叶兄”依然人温如玉,语润如珠。
“叶兄”在60年的笔耕岁月中,既涉猎过科普作品,又问津过纯文学的小说散文,还导演过科教电影《红绿灯下》(曾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)。正当声誉日隆之时,他却来了个华丽大转身,一头扎进了纪实文学。他在几种体裁差别非常悬殊的创作中,却游刃有余,殊为难得。
我不真不假地数落他,你老兄的手伸得那么长,把我们大家的饭碗都抢走了,还挣得了偌大的一份家业——听说府上早就有家庭游泳池?他却答非所问:我家什么都不值钱,只有那几大箱采访录音磁带(他在去世前已捐赠给上海图书馆),才是无价之宝呢!……
叶永烈一生出版了180余部著作,逾3500万字,如此丰赡的作品,叫人望尘莫及。
在他风头最健之时,我曾准备再次采访他。可惜,他当时正在异国他乡。从此,我再无缘见到这位老乡。
世事也奇。有的人与你相处多年,转瞬你就把他遗忘;有的人与你仅一面之缘,却让你铭记终生——叶永烈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。(潘志豪)
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2 人人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粤ICP备18023326号-36 联系邮箱:8557298@qq.com